11月23日,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有關公司擬通過北交所掛牌轉讓向中核健康出售其持有的北方所(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的100%股權的相關事宜。
中國同輻(作為轉讓方)與中核健康(作為受讓方)訂立產權交易合同,公司同意出售而中核健康同意收購公司持有的北方所100%股權,代價為人民幣2.6億元。于出售事項完成后,中國同輻將不再持有北方所任何股權,北方所不再作為附屬公司計入集團合并財務報表。
公告稱,北方所是公司體外診斷業務板塊的全資子公司,深耕放射免疫領域近40年,受內外部環境影響,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公司擬為北方所引進戰略投資人,通過導入互補優勢資源,盤活北方所存量資產,提供產業協同和賦能,未來借助資本手段注入發展活力、謀求北方所更好的轉型發展,提升企業形象。出售事項有利于集團且不會對集團的業務與財務表現造成負面影響。
北方所財務情況: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北方所於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個月、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凈利潤(按合并報表口徑,扣除稅收之前和之後)如下:
北方所2022年凈利潤較2021年增加的主要原因為政府開展的核酸檢測頻次增加導致檢測樣本數量增加,因此北方所的核酸業務銷售額增加。
然而,自2022年12月,政府不再要求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因此,2023年核酸檢測業務需求急劇下降,相應收入銳減,但疫情期間為滿足核酸檢測業務需求,招聘業務人員產生的人工成本短期內無法壓降;因核酸業務采購的設備儀器按月進行折舊,無法壓降,導致北方所截至2023年9月30日凈利潤減少。
根據北方所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制的未經審計合并財務報表,於2023年9月30日北方所的總資產約為人民幣403.2百萬元,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約人民幣68.5百萬元;貿易應收款項約人民幣213.7百萬元;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人民幣40.7百萬元。
於2023年9月30日,北方所的總負債約為人民幣211.6百萬元,主要包括短期及長期借款約人民幣15.0百萬元;貿易應付款項約人民幣63.1百萬元;其他應付款項約人民幣87.0百萬元;及租賃負債約人民幣17.1百萬元。
於2023年9月30日,北方所的流動資產凈額及其股東應占權益分別約為人民幣119.6百萬元及人民幣190.8百萬元。
北方所簡介
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簡稱:北方所)成立于1985年,隸屬于中國核工業集團直屬的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免疫診斷試劑產品的研發和生產的機構之一,也是體外診斷藥盒的生物技術企業。
三十多年來,北方所以“發展診斷事業,造福人類健康”為宗旨,以創建免疫診斷技術國內一流企業為目標,在覆蓋免疫診斷產業的多個領域——化學發光、酶聯免疫、POCT放射免疫建立起發展平臺。
北方所下設研發、制造、質檢、營銷、外貿、免疫檢驗中心等機構,擁有甲功、性腺、腫瘤、心血管、腎病、內分泌、糖尿病、胃腸病、骨代謝、肝炎類、病毒、細胞因子、高血壓因子等全系列檢測產品。北方所現有產品十多大類300余種,用戶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部分產品出口韓國、菲律賓等國家。
中國同輻簡介
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于2011年在原中國同位素有限公司基礎上重組設立,是中核集團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進軍的主力和先進核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通道。肩負建設“核工業強國”和“健康中國”雙重責任,公司聚焦核醫療健康及輻照應用兩大產業方向,致力于提供核醫學整體解決方案、放療整體解決方案以及輻射技術推廣應用,2018年7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中核健康簡介
中核健康成立于2018年12月,其主營業務包括但不限于醫療投資、健康養老產業、高端醫療製造、醫藥流通產業。截至本公告日期,中國寶原、衡陽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及湖南南華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分別持有中核健康45%、40%及15%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