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發布血液透析類耗材帶量聯采中選結果執行工作通知文件,血透耗材降價風暴即將落地重慶。
01
4類血透耗材
中選結果出爐
日前,重慶市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做好血液透析類醫用耗材帶量聯動采購中選結果執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圖片來源:重慶市醫療保障局
部分中選結果如下:
圖片來源:重慶市醫療保障局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重慶、四川宣布開啟京津冀“3+N”聯盟血透耗材歷史采購數據集采購需求量填報工作,加入了6月13日京津冀“3+N”聯盟開展的血液透析類醫用耗材帶量聯動采購工作。
此次采購品種為:血液透析器、非連續性血液濾過器、非連續性血液凈化裝置體外循環管路、一次性使用動靜脈瘺穿刺針、透析用留置針。連續性血液濾過器和連續性血液凈化裝置體外循環管路的生產企業,接受非連續性血液濾過器和非連續性血液凈化裝置體外循環管路的價格要求的,可自愿參與。具體如下:
資料來源:京津冀醫藥聯合采購平臺
血液透析管路應包括但不限于廢液袋、輸液器、動脈壓監測和靜脈壓監測;專機專用型血濾置換液補液管(血濾套裝)應包含所有滿足專用機型血濾治療的可單獨收費管路配件。
據《通知》,血液透析類醫用耗材采購周期為1年,自2025年5月30日起實施,采購周期內如遇國家和我市政策調整,則按相關規定執行。
02
降幅74%
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血液透析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液凈化方法,在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包括終末期腎病(ESRD)和某些急性藥物、毒物中毒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開展血液透析所涉及的醫療器械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機、透析器、水處理設備、體外循環血路、穿刺針、透析液、透析粉等。
近年來,我國血液透析患者數量正在逐年增加,需求空間迅速擴大;與此同時,透析費用醫保報銷比例不斷提高,促使我國血液透析市場實現快速發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預計我國血液透析設備和耗材市場將從2021年的134億元增長至2026年的281億元,年復合增速達18.6%。
雖然市場份額在逐年提升中,但由于相關領域的本土械企起步相對較晚等因素,我國血液透析市場長期由費森尤斯、百特和尼普洛等跨國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不過,目前隨著政策對國產品牌支持力度加大、集采持續擴圍等因素,國產血液透析器械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增加中。
2024年6月,河南省牽頭的23省聯盟血透集采工作開始落地執行,這也是血透領域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一次集采工作,被稱為血透“小國采”。該次23省血透耗材聯盟集采,共有176個產品參與申報,中選157個產品,中選率為89%,按規則一中選的產品有119個,占總數的67.6%,按規則二中選有35個品種,占總數的19.9%,通過議價談判。
此外,有19個產品未能中選,包括5個無效申報企業,4個未通過議價談判。共有55家企業的產品中選,代表品最高降幅達74%,主流企業基本均中選。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牽頭的23省聯盟血透集采工作將于2025年6月30日到期。
03
結語
隨著耗材集采持續提質擴圍,國產替代進程已在部分品類中實現突破,但在高端器械領域,仍由外資品牌主導,國產替代道路任重道遠。